今天上午由我們的大隻督導來幫我們上課,授課的主題是「篩檢前後的諮商」。
一開始大隻先跟我們澄清篩檢的用意,是指對感染者其接觸者所做的追蹤,因為篩檢出感染者只能讓這些感染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並不能改變他們已感染的事實,但是卻可以讓那些感染者接觸過的人有所警覺,鼓勵他們前來篩檢。
通常會來基金會篩檢的族群大致可分為三類族群:發生過危險性行為者、特殊族群(同志、性工作者、藥癮者等)、恐愛症者,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恐愛症者」。這類的人深怕自己感染愛滋,常常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和愛滋感染途徑做連結,進而產生不合理的揣測,讓自己身陷在感染愛滋的恐懼中。遇到這類個案,因為已經超出我們可以處理的範圍,因此大隻建議我們婉言個案至身心科就診。
接著大隻和我們分享篩檢時會遇到的真實情境。
因為通常來篩檢的個案可能都持有高度警戒心,因此我們一開始並不能直接問個案太隱私的問題,而是先進行開放性問題,例如:「怎麼過來我們這個機構的啊?這裡是不是很難找?」先讓個案放鬆再進行破題切入主題,通常有三大核心問題:
1. 個案有無篩檢過的經驗?
2. 最近一次進行篩檢的時間?
3. 在這之間有無發生過危險性行為?
為了讓我們更能深刻地體會到篩檢諮商時的真實情境,以及培養不被個案問倒的堅強實力,大隻實際找了一位實習生進行一對一演練
唉呀呀~好像快要被問倒了但是沒關係,我們是很有潛力的
最後大隻提到如果遇到哭泣的個案,基於專業的諮商倫理,我們能夠採取最適當的應變方式是默默遞衛生紙給個案,以表達我們對他的關心,盡量避免和個案有肢體接觸,比免讓個案產生對我們的依賴感。
滿滿的兩個小時,滿滿的筆記,滿滿的收穫,謝謝大隻督導
→撰寫者:社工服務組實習生 玩嘰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