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課程名稱:【We were here】那些年,我們在這裡

帶領老師:曾壹靖督導

撰寫者:雷滾滾

內容大綱: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

播放時間:4/19(四)1920、4/21(六)1720

電影介紹:

1334970479-393250940  

80年代初期的舊金山,當同志解放運動剛開始獲得認同,卻因20世紀最可怕的現代黑死病「愛滋病」造成的無知恐慌,再度將同志汙名化。這一段歷史血淚見證,不僅深度描述從70年代末期性自主風氣提昇,至80年代愛滋病出現時人們心中的恐懼,更紀錄了同志界面對這場世紀戰役,如何以愛、勇氣和決心面對眼前的難關。導演藉著訪談幾名拉拉和同志們當時的真實生活,試著描繪當時同志朋友們的真實生活面貌,以及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病魔時,那種手足無措和竭力應對的無力感。Attitude雜誌評論本片「驚人、強大,一部比起其他時刻、更必須在這時代被看見的影片。」


來來來,一起來看看!


100_6327-1024  

在到達華山文創園區時,園區內同時還有許多展覽(鬼太郎、原住民等),但在門口的左邊有個很貼心的標示牌指引了我的方向


100_6331-1024  

這裡是假的售票口!!

 

哈哈!開玩笑的!我順著指示直走到底後,看到這麼多人在排對我也跟著排了好久,後來才知道原來這裡是”神準塔羅牌自由樂捐處” 

 

100_6332-1024 

右轉之後這裡的才是真的售票口喔!! →

 

 


100_6341-1024  

對!你沒看錯!這就是我入場的門票!

 

 100_6333-1024  

 進門後左邊有張桌子,提供了許多文藝展覽的相關文宣,可以自由拿取

 

 

100_6335-1024  

100_6338-1024  

右手邊是由一個一個箱子組成的藝術品,上面的英文是這次游牧影展的英文


100_6340-1024  

 廁所的指示也相當的可愛


100_6343-1024  

要繼續走,走到最裡面才是影片的播放區


觀後心得:

      這部紀錄片主要是以五個曾經走過那段時代風暴的同志朋友,共同回憶愛滋病猖獗的年代所串連而成的影片,與我原本預想的可能會藉由旁白來論述一段段當時拍攝成的相關新聞或影片不太一樣,這部片的內容又更加私密,也更加的寫實了。

      在那個時代,許多人對於愛滋病的傳染途徑還未了解,以為就是因為”澡堂開放關係的文化”而衍伸出的愛滋病蔓延,因而社會上充斥著隔離同志與患者的聲音,也有同志因此工作被解僱,更有政府因此下令關閉澡堂,以杜絕愛滋病。

      片中提到,有的同志朋友選擇進入了醫療第一線,成為第一批接觸患者、照顧患者的志工,雖然這是一件相當疲累且幾乎耗盡自己精力的事,但是卻讓同志之間的情感更加團結;有為訪談者的親密男友以及多位好友也接連死於愛滋病,他述說那種痛失的感覺就像是抵擋不住的山崩,傾洩而來,儘管多年過去了,也走過了這段苦痛,但是在鏡頭前面回憶起來,述說這段往事時,依舊是無法控制的哽咽,死亡的陰霾似乎還在心底一角如狂潮般湧入。

      這不是一部渲染愛滋病有多可怕多麼使人恐懼的影片,而是一部由走過那段痛心年代的同志朋友,來帶領大家重新反芻這段悲傷的日子;是一部描繪儘管愛滋病造成當時同志莫名的恐慌,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猜忌隔閡,但仍有人願意投身反歧視與反禁止性行為等運動的故事;它告訴了我們,自古到今,對人類而言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愛與勇氣,這兩者可以帶著我們走過困境,努力向未來邁進。

      1976年,愛滋病開始在舊金山橫行。同志們遍佈身上一處處的肉瘤,尋遍名醫卻始終敵不過死亡的力量,當我看到還是有許多同志抱著一線微弱的希望,為了找出治癒愛滋病的方法,而紛紛投入新藥物(蘇拉明)的實驗,卻一個一個死去時,心中充滿了許多惆悵;同志朋友們或許怨、或許恨這黑死病,卻不放棄任何扶持彼此的機會,後來看到女性同志為了男性同志,而提倡的6/22女性捐血日,就是他們不放棄與團結力量的最佳寫照。

      同志報紙上一頁又一頁、一張又一張因病身亡的同志照片,似乎喚不起政府來重視同志人權,為了打破政府的歧視,同志們最後所串連起的「名冊計畫」最最令我感動,透過那些逝世同志的家人朋友們為他們製作一張代表著死者的被單,再把被單一塊塊的縫在一起,最後所串連起來的被單,廣大到綿延了鏡頭視線所及,透過藝術的力量,將同志的悲憤轉換成了深誠的祈求,期望在度過了這場世紀災難後,大家能夠對著那些曾為了愛滋病而犧牲的前人心懷感恩,朝美好的未來前進。

100_6334-10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iwanaids 的頭像
    taiwanaids

    台灣紅絲帶基金會實習部落格

    ndus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